2003/9/21 From: 陽江十八子
摘自2003年9月26日 《贏周刊》專題版
■贏周刊記者:孟 晨/文
從廣州驅車南行,穿過珠三角西翼的佛山、江門市,進入陽江市境后,只見刀剪工廠一家連著一家,刀剪商店頻頻映眼簾,琳瑯滿目的刀、剪、劍和引人注目的刀剪廣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熱烈氛圍。
陽江是廣東省傳統手工業四大基地之一,150多年前,即清朝同治年間,“陽江刀”已為外地客商所識。后來,陽江出了個著名老刀梁季芙,“陽江刀”就更是聲名遠播了,陽江制刀業的發展勢頭更加迅猛,自此暢銷海內外。到新中國成立后,“陽江刀”仍是雄風猶在,陽江的地方國營小廠,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小刀廠之一。深厚的產業歷史淵源,是“陽江刀”后來大發展的土壤。
當然,歷史上的“陽江刀”與“王麻子”、“張小泉”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全國刀具行業素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之說,如今“王麻子”已申請破產,“張小泉”也不太景氣,而“十八子”卻不斷擴張、不斷跨越,憑的是什么?李回的答案是:憑民營企業機制靈活,創新能力強。
■“刀都”孕育“刀王”
“若論品牌,聲名顯赫的有北京的‘王麻子’,杭州的‘張小泉’。若論產業積聚基地,則非陽江莫屬了。”國家日用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秘書長林加平等一批國內刀剪業權威,在煮酒論英雄時曾作如是說。
根據記者在中國刀剪協會了解到的資料,陽江刀作為廣東一寶,早在清代就因工藝精湛、鋒利無比而聞名遐邇。但當時由于條件局限,陽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鐵鋪)形式生產,產量很小,打出的產品時時供不應求。20世紀20年代,陽江的“何全利”菜刀已享負盛名,然而真正使陽江刀出名的是陽江著名老刀匠“梁季芙”研制的刀具。梁式刀具以其造型好、款式多、鋒利不易生銹卷口、耐用好用等特點迅速占領市場,使陽江掀起一股仿制熱,推動了陽江制刀業的迅猛發展,并形成了一個競爭環境,使陽江刀質量不斷提高,陽江刀因此而漸拾往日“河山”,名揚四方。解放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些國營小刀。經過多年發展壯大,由初建時500人發展到1700多人,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小刀生產廠之一,1982年曾出產50萬把小刀。1986、1988年相繼獲部優、國優產品,1991年銷售達21億元,是歷史最高產值。
近年來陽江市刀剪工業發展很快,僅刀剪企業就有近千家,產量占全國60%以上,80%以上產品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在不久前,陽江贏得了一面價值連城的品牌——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和國家日用五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和國家日用五金待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共同授予陽江市“中國刀剪之都”稱號。
“‘十八子’正是在這樣有良好制刀環境的土壤中孕育出的”。談起陽江制刀業的歷史,李回也是不無感慨,“不過土壤僅僅是土壤,能夠良好地成長,還是需要很多后來的因素。陽江曾經有大大小小的刀廠數千家,但現在真正發展起來又有多少呢?”
■“打”出來的“十八子”
陽江整個一個刀的世界。
公路兩邊,只見刀剪工廠一家連著一家,刀剪商店頻頻映入眼簾,琳瑯滿目的刀、剪、劍和引人注目的刀剪廣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熱烈氛圍。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十八子”能夠脫穎而出,也并非易事。李回引用父親李輝(“十八子”董事長、創始人)的話說:“‘十八子’的的確確是打出來的。”
在陽江,記者無意中聽到這樣一個故事:1999年,“陽江十八子”曾與日本著名菜刀“天秀作”在廣東迎賓館作了一場比試,由名廚用同樣力度斬豬腳骨,“陽江十八子”刀刃無恙,而“天秀作”略有變形。此后,“陽江十八子”刀,據李回介紹,就是由李輝用當時新研制出來的最新鋼材“七鉻十七鉬”合金鋼,造出的國內第一把高檔廚用刀具。為此,“十八子”聲譽遠播,在“2001年國際(廣東)食品博覽會”上,“十八子”與韓國(株)鎮通商簽訂了一份金額為5000萬元的銷售合同。業內人士認為,這批刀具全部打上陽江十八子的品牌大批出口到韓國、加拿大等地,標志著國產刀具品牌開始揚威異域,徹底改變了過去國產刀具只出口產品,不出口品牌的尷尬狀況。
而李輝——這位已年近七旬的傳奇老人,現在每天仍在一心琢磨著怎樣去做好這把刀,希望終有一日能制出比日本、德國最好的刀具還要出色的“世界刀子”。
“品質是‘十八子’的生命,”李回這樣對記者強調:“‘做中國最好的刀’一直是父親的夢想。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文化方面的競爭力。‘刀是有文化的’,如何加大‘十八子’的文化含量,也一直是我們考慮的問題。
■品質與品牌造就十八子
惠普公司CEO奧菲麗娜曾這樣說過:“人生是一個不斷剔除枝葉,走向主干的過程。”從另一個層面講,這也是一個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真正贏得市場的過程。如果說“企業是一系列的組合(科斯)”,那么市場就是一系列競爭關系的組合,參與其中的競爭者是不斷更迭的。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而競爭力是不斷變化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依賴一成不變的競爭力而長期取勝。所以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關于企業失敗的報道,都會提到其“競爭力衰退”、“競爭力不足”等問題。
李回對記者說:“在‘十八子’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包括自身的發展戰略問題,我們一直非常注重的——就是一心一意地做刀。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考驗和重新選擇的機會。應該說最開始的時候,刀廠其實是不賺錢的,只能說是個小刀廠,還是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只有七八個工人干活,父親當時整個心思放在研制不銹鋼菜刀的開發上,終于造出了第一把不銹鋼菜刀。隨著事業的發展,管理問題也提到了日程。籌辦刀廠時,母親還辦有餅廠,這個廠效益還是不錯的。如果當時目光短視,缺乏戰略眼光的話,可能會把刀廠給停了。為什么一直堅持要把刀廠做下去。現在想想,全家人當時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把刀廠做好,盡管很難。用父親一句樸實的話講,就是‘造一把好刀’,于是,也就成就了‘十八子’的今天。”最樸實的言語,卻契合了一個企業發展的基本規律。
“我們是把‘十八子’當成一項事業來做的。盡管是一個家族企業,但是能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這是我們當初也是沒想到的,”李回對記者坦言:“‘十八子’核心競爭力就是品質和品牌。”